许久不见的老同学从省城回到家乡,特意选了一家烤肉店请我。
这多少有些让我感到意外。
在我的记忆里,每次从外地回老家的同学或者战友,回到家乡的第一顿饭,甭管是小吃铺,还是路边摊儿,可都是作为东道主的我来请的。
因为,来之前,我们有言在先,所以,我也不好破坏了事先的承诺。
不过,烤肉店的老板在询问我俩需要把烤盘里的肉,烤到几分熟儿的时候,我们俩不约而同的脱口而出“全熟儿”。
没有料到,在这一点上,我们俩还保持着高度一致。
之前,只是听说嘴巴和嘴巴,虽然说是不是一样一样的,但是,人种不同,消化系统的构造,还是有些差别的。
比如,欧美人吃牛排的时候,据说,无论是从“口感”还是“观感”上,要求都会在一分熟儿到七分熟之间。
这还得在区分好牛排肉质的基础上,来确定其合适的熟度。
按西方人的说法,也只有在一分熟儿到七分熟儿之间,才能吃出牛排那独特口感的曼妙。
究竟能不能吃出他们口中说的那种“曼妙”,俺从没来没有试过。
所以,完全没有发言权。
因为,自从亲眼所见“牛排”这种吃食开始,直到今天,还从来没敢吃一口,没有彻底弄熟了的东西。
女儿小的时候,牵着她的小胖手逛夜市,偶尔也会停留在挂着“牛排”字样的小摊床附近,吃上一块出自摊主们手中的那种沾着面包渣儿,然后再放入“咕噜、咕噜”冒着油泡儿的油锅中“油炸”的那种牛排。
当然,必须要油炸到酥脆的那种,否则,生怕女儿吃了不熟的肉,会拉肚子。
事实上,有很多小孩子,包括成年人在内的很多人,在食用过没有完全熟透的牛排之后,出现过闹肚子的情况。
如今,无论是在小摊,或是在西餐厅,每当摊主或服务员,询问吃几分熟的牛排时,我都会用很笃定的语气告诉他们,“要百分之一百全熟的那种。”
如果看到那种心不在焉的服务员,我会把他们喊回来,或者对着他们的背影,重新强调一遍:“全熟!全熟!”
尽管这样还是有些看似很懂西餐,还特懂牛排的服务员,用“很专业”,也很认真的方式,不厌其烦地向我介绍,关于七八分熟儿牛排的种种蔓妙。
出于礼貌,我也会以“很认真、很虚心”的态度,听完他们的介绍,再道一声“谢谢“之后,用坚定的语气告诉他们“给我来一份全熟的牛排。拜托!要彻彻底底熟透了的那种!”
不知道吃七分熟儿牛排的那些人,在体验着那种“蔓妙”的“口感”,以及切开的牛排里面,还有很明显的鲜红色生肉的“观感”之后,肚子里是怎样的一种享受。
据说,东西方人肠子的长度,区别还是蛮大的。
解剖学家言之凿凿过:“西方人肠子的长度大概是5.4米。东方人肠子的长度约为8.5米。”
肠子的长短,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巨大。
肠子短,可以把因肉类腐烂而产生的毒素尽快排除出去。
反之,肠子长,毒素在肠道里堆积时间也就相对较长。
可想而知,造成无法及时将腐烂的杂质排除体外,势必破坏了体内平衡。导致拉肚子等肠道疾病的机率就会很高。
看来,人家西方人吃七八分、五六分、三四分,甚至一分熟儿的牛排都没啥毛病。
他们的肠子,相对东方人短了许多,吃下去的无论是几分熟的牛排,在肠道里消化代谢的过程会很短。
可是,咱东方人,毕竟身体结构还是有很多差异。
拼口感之前,还是先从健康角度去考虑。应该说,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吃“全熟”的东西,比较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