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费尽精力刷好了墙壁,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该补的补,该换的换,给房子来个大变样。
这厨房的窗玻璃正对着抽油烟机和煤炭气灶,早已裹上一层地毯般的厚油脂,与边框的锈迹完全融合在一起,油腻腻,黑漆漆。看着这个与洁白的墙壁格格不入的旧款窗户,老陈干脆请人卸下旧铁窗,换上新款的塑钢窗。明亮的窗户,让整个厨房顿时焕然一新。
房子的事总是那么琐碎麻烦:卧室的吊灯掉了一角,重新装上;门框斑斑驳驳,重新补漆;阳台推拉门的玻璃被钻了个小洞,重新补上;水龙头漏水,下水道堵塞……
这些看似一点一滴的小事,实际上比装修房子的大事更折腾。哪个师傅喜欢老远跑一趟,修补这么个小地方?于是,尽管老陈费尽口舌,也得等师傅有空心情好才行。大热天的,师傅跑一趟,老陈跟着跑一趟,来来回回,老陈不知跑了多少趟,也不知影响了多少正常的工作与休息的时间。
处理完这些小事,老陈左瞧瞧右看看,仿佛欣赏着一幅绝妙的佳作。虽说这是三十几年的老房子,但这里曾经是一个小家庭的起点,一柜一床,一桌一椅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老陈的房子又开始出租了。有了前车之鉴,这回即使租金再高,老陈再也不肯把房子租给托管了。无奈这房子在一楼,又是大平米,还是得到了很多培训之类的青睐。可老陈宁愿拉长时间,少拿点租金,铁了心拒绝了一个又一个的租客。
一天,又来了个租客。一听说是附近学校的老师,老陈立刻敏感而又紧张地直接问道:“是要开培训班吗?”
老师看着他那条件般的反应,哈哈一笑:“你放心,现在是非常时期(禁止托管),哪敢顶风作案!”
老陈这才卸下戒备之心,自嘲一笑,试探性地反问:“我不是看你不像没有房子,要租房的样子吗?”
为了打消老陈的疑虑,老师进一步说明理由:“刚调动工作,买了房,还得等两年后才能交房。就近租房,上班也方便。”
现在一般都是三口之家,租这么大的房子不是浪费吗?想到这里,老陈又不放心地问:“家里人多吗?”
“这不是有大人、小孩,还有两位老人吗?这附近低层的三房太少了,只好租四房的。”老师似乎看出了老陈的心思,笑盈盈地回复,又接着问道,“我能给房子拍个照吗?”
得到了老陈的允许,老师走了一圈,拍完照,又问:“一个月租金多少?”
老陈沉吟片刻,才说道:“上期租了1800,这里的房子也都是这个价格。我这房子刚重新刷完墙,我看你也是个爱干净的人,如果你想要的话,可以适当降低一点。”
“能降多少?”
“大概1700左右吧。”
“还是有点贵。”老师一边嫌弃着一边往外走。
后来,在中介的调和下,最终以1500的价格成交。
老陈的房子又租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