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阴兼着下雨已经快有十天了,看天气预报,本周出去甚至下周前期都是断断续续的阴雨天气。
西安地处西北,历年来都是以干旱少雨著称,但近几年来降雨量却逐渐增多,尤其是今年夏季,隔三差五的就下一场雨,搞得人很不适应。而这次老天又“更上一层楼”,再次调整了降雨模式,“大中小雨”的套餐几乎全部来了一遍又一遍。
偏偏一丝风都没有,空气湿热而烦闷,身体的毛孔仿佛被糊上一层膜,汗水愣是出不来;衣服穿在身体,贴着皮肤,总是感觉黏糊糊的难受。运动集了大量需要盥洗的衣服,洗完了,晾了几天,却总也不干。房子里,不开空调,简直没有办法呆, 休息时,搭个毯子在身上,却潮湿冰冷的难受。于是,不断感慨,这鬼天气成了南方的天气了!
记得看过一篇论文,大意是全球的气候正在慢慢变暖,我国的降水线逐渐北移,北方的雨量自然明显增多,鉴于此,判断以往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有望转变成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区域,水资源和水量将会非常充沛。
从历史上来看,西北地区首次呈现“江南气候”的时期正是西周时期。根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显示,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西周时期的西北地区气温温暖湿润,黄土高原森林郁郁葱葱,非常适宜人类居住,西北地区据此孕育了很多像楼兰这样的小国。
看起来,北方的旱鸭子以后也得必须适应这种温暖湿润的江南气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