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人走茶凉,情比纸薄

    我家四口人,就我一个人有土地,老婆和两个小孩都没有赶上分田分地。被清退回家的那一年,我好想四个人就拥有四个人的土地,像祖祖辈辈那样,在大山...

    91.2 13580 136 990
  • 叶落难归根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不在的老家,再也没有人望眼欲穿地等我回去。再也没有人跟我讲家乡的变化,邻里间的家长里短,田...

    115.1 15929 172 1188 1
  • 同庚人

    解放那年,王磊和张三同月同日同时出生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的冒冒梁。王磊住在山顶,张三住在山脚,一条用石头砌成的石梯路从山脚通向山顶...

    89.9 7521 29 695
  • 选择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双胞胎兄弟杨文、杨武出生在大巴山深处的杨家岭。 兄弟俩从小学到初中都在同一个班级读书。刚上初中的时侯,因为他们的外...

    74.7 5964 24 539
  • Resize,w 360,h 240
    自贡灯会

    龙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去观看了第三十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 自贡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低山丘陵区,是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中国历史文化...

    74.8 5480 30 471
  • 随笔

    我的老家在米仓山南麓大巴山缺口处,那里山势陡峭,巍峨磅礴,森林覆盖率高,各式各样的动植物在那里繁衍生长。山里人与自然界有着更为直接和密切的...

    100.4 8480 52 713
  • 铁牛路

    60年代初,在大巴山深处的天山村有一对夫妇,为拼儿子连生五个女儿。在大女儿15岁那年,他们总算有了那个盼星星、盼月亮的宝贝儿子。刚生下来的...

    87.6 6078 37 542
  • 代课教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巴山深处的农村教育是五花八门的。大队干部选择祠堂、寺庙和民房的堂屋作为校舍。一块木板涂成黑色便是黑板,教师由大队作主在...

    92.2 7337 66 576
  • 老黄

    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老黄出生在大巴山深处的黄家梁。斗大字不识一升的小黄从小就随父亲一起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空闲时间跟父亲学习用竹子编...

    74.8 5314 35 447